過去的兩個月裡,像是整理著一種心情,又像是再替過去拍下照片的紀錄方式,畢竟回憶,有時候,總是不太可信,……。
光陰飛逝,一秒鐘前,便等於過去;關於台灣的歷史,一段還不算太遠的歷史,一段關於師院的故事,留下了些足跡。
《第一天》的故事裡,有一段話,說出了,我對於師院的第一印象。
──我從校門口,到報到的地方,也不過只有幾步路了,加上,本身場地也不是很大,於是,幾乎繞了一小圈,所有報到的事情,就全部處理完畢了。
奇怪!上面這句話,好像有什麼涵義,嗯!沒錯!就是在說,學校真的很小!超級小!
《我們的學校之校門口篇》,有一個段落,是關於師院正式成為歷史的證明。
──回頭,如今,你站在過去母校的校門口前,校名早就更換過了,所謂的師院,都踏入了歷史,成為即將被塵封的回憶。
你突然明白了,無論學校的名字是什麼,重要的是,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!
《座位大風吹》中,說了一些小故事,是關於師院的人文現象。
──師院的歷史悠久,人文氣息濃厚,這是個充滿人情味的校園,所以,無論怎麼改制,總是有超級元老級的講師或是副教授,來跟我們分享,他們的人生哲學,或者是歷史典故,諸如此類,點點點點……。
真的!只是,有些講師,真是堪稱特殊。
在《奇人異事-我們學校系列》裡,說的,是關於一群很有理想的流浪教師。
──大家都一起來想想吧!
有沒有另一種可能,讓美聲學長,可以參與電玩設計的配音;讓飽讀詩書的學長,有機會擔任編輯;讓語言能力極好的同學,也有翻譯的機會;還有,讓有設計天份的同學,也有實現夢想的一天。
真的,不要那麼快否定一切,大家都一起來想想吧!
而《關於師院的光陰故事》中,道出了末代師院生求職的辛酸。
──不記得哪是第幾次面試了,直到出了社會,才知道,原來身上背的那塊招牌,竟然會讓我在找工作的路上,越來越覺得自悲。
雖然,面試時,遭遇過很多挫折;工作時,又在職場崗位上,遭受無孔不入、無所不在的質疑;但是,抱怨,真的不是我想說的故事,讓我們回到,這一切故事的源頭吧!就從進入師院的第一天起,……。
師院裡的生活,不一定就是老得只能凋零,當然也有很多有趣的事情,像是《聽說,有一門專業叫勞作》。
──相信很多人都有疑問,也包括我們自己,因為是必修,所以,就是一定要去上這門課啦!可是心裡面,真是問號多多;該不會是像國小的美勞課吧?
咦?美勞課?很久以前的名詞吧!現在都改稱藝術與人文了!
當然師院裡,也有很嚴格的一面,例如:《老師!我想請假》。
──請假,真的很難:
「嗯!請假?我的課沒有在給人家請假的!」
「老師!我……!」
「想請假是吧!學期成績總平均扣五分,而且只限一次!你自己好好考慮吧!」
而離開師院後,還有一種被稱為無奈的心情,《逃之夭夭》中的聚會,是許多末代師院生,不想再提起的心情。
──而你習慣逃離這樣的話題,於是,便假裝沒有聽見吧!
也許,你寧願去聽誰考上了老師,誰考上了高普考,也不想再回頭,去看一段過去的日子了。
矛盾的感覺,真的很強烈!到底是學校辜負了你,還是你辜負了學校;也許,答案,會更驚悚吧!
問過很多同學,他們覺得,師院的日子,清倒掉最好,省得想起來,就覺得自己很可憐。但是,這是一種歷史的演進與變革吧!既然,身為見證人,那就努力去回想過去、肯定過去,或許,從中,也會有不一樣的收穫。
回憶,畢竟那是自己生活過的事情,若是一時氣憤,盲目擦拭掉過去的痕跡,那是不是,自己就不再是自己了?
清倉,可以是換一種心情,可以是換一種想法;清倉活動,應該是在損失中,求取報酬的一種活動,可能平衡之前的收支,也可能創造出新的契機。